找到相关内容459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?学魔?

    感应,乃是自心与大悲心、菩提心、空性正见相应。修学佛法的人内心如果比以前更慈悲、更明白,就是有了感应。换句话说,修持佛法已有进步。如果内心还充满着愤恨、嫉妒、傲慢、贪欲、悭吝等习气,气质一点都没有改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3241543.html
  • 试论《法华经》的权实思想

    在这五浊恶世,罪业如山的娑婆世界,能够得到这稀有的人身,且又能聆听大觉世尊的法音,这如优昙花难出现一次的《法华经》,我们居然能听闻学习、实乃前生的善根福因缘所感。在这个世界上,实在不悭吝地不图任何回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641893.html
  • 阿姜查:森林中的法语(二)

    可以藉此克服贪心与悭吝。  无论修行何种法,包括布施、持戒、禅定或慈悲,佛陀说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,即追求寂灭。因此“现在法”(paccupanna dhamma),亦即当下之实相,就显得格外重要。我们...

    阿姜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1842078.html
  •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(一)

    就要自私、就要悭吝;就没有帮助别人的心,不肯施舍、不肯牺牲。对一个人的德行是最危险的,因为从此就要欺骗、欺诈别人;一有权力,就要欺侮别人。贪心,对一切善法,有大危险的。  七四、大贪心,是真实的罪恶。...

    皇波折罗禅那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542087.html
  •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(三)

    亦不应被赞,而生得意想(去贪悭嗔嫉)。  注:人既落发出家为比丘后,自己之生活与社会之关系,自然有甚大之变更。对于外人之讥毁或称赞,不必恐惧或得意欢喜,当须一心一意,除去自己之贪心、悭吝之心、嗔怒愤恨...于佛法及安住于净戒,则此人对于不信佛法之亲戚朋友,亦能感动其心,使其皈依佛法,并使其得益。  一八○、乐见持戒人,喜听妙法语,减去悭吝心,是名有信人。  注:有信之人,即信佛法之人,此人必须喜乐会见持戒...

    皇波折罗禅那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742089.html
  • 泰国大藏经律藏·戒律纲要

    俗父母及诸法友。此非欲令比丘悭吝,但令施主护法,不退信心故也。  第十九品  四时药  药:即食品,比丘食品分四种:  一、时食药,自早至午之粥饭。  二、非时食药,可留一日一夜之浆类食品。  三、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3542100.html
  • 试论唐前期的寺院经济

    现世乐及他世乐”。责难贪婪说,世间不可教化的人有三种:其一是“若有众生多饶财宝,势力自在,贪心悭吝,难可教化”(注释:《大藏经·菩萨善戒经》)。基督教奉行一条规定:“凡参加进去的就要实行财产公有(注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22842356.html
  • 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

    施予众生的慈悲,却丝毫不悭吝啊!   有一次,有一位弟子病了,佛陀亲自扶着生病的比丘起身,帮他倒茶,替他洗去身上的污秽,并替他把衣服洗好晒干,整理病房,令他身心清净。更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老眼昏花,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2042768.html
  • 真快乐

    十万五万的财物,来救济这辈难民,就不致冻饿而死。但是他悭吝心重,舍不得这十分之一二的家财,而又欢喜戴上乐善好施的虚名,勉强捐助一千二千,自以为做了一格功德,就想得到善报。其实,这种功德,还抵不过见死能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4242787.html
  • 灌顶私见闻

    问。三昧耶戒偈于门前授之。今又重授之相如何。答。门前时为自行。今为化他也。总此偈真言行者四波罗夷也。显教经如此不说。第一不应舍正法者。南方宝生尊戒体。舍离菩萨心者。宝幢佛戒体。悭吝一切法者。弥陀...

    了翁御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0343104.html